尤其往后宁怀诚的打算是替皇帝办事、做他手里的一把刀,这样的情况下,他、连带着他的家人都不能是那种骄矜、跋扈的性格。
姜云瑶是如此和顾明月解释的,但顾明月仍旧看他不顺眼:“那也不该惦记到咱们姑娘头上来。”
他受人所迫所以顾虑甚多,但三姑娘可没那么多顾虑,她便是随便找个普通的秀才,都比嫁进英国公府好吧?
姜云瑶微微一笑:“放心,他很快就会来找我们的。”
……
宁怀诚来得很快。
姜云瑶带着顾明月陪安氏上了一炷香,又“恰好”碰见了英国公夫人,宁怀诚就跟在英国公夫人的身边。
安氏没有拦着两边见面,她私底下就和姜云瑶说了,姜云瑶是个心里有主意的人,将来要嫁什么人她自己是没法儿替她决定的,总要见过、她自己也同意,安氏才会同意。
她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儿叹息:“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但也把你亲生的女儿看待,盼着你能好,但也因为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心里总是有顾虑,嫁人是女人一辈子的事情,和投胎没什么不一样,这辈子你没投生到我肚子里是惋惜,嫁人却得好好挑一下。”
她说:“我也怕我给你挑的人你不满意,或者将来出个什么事情,反而把你我的母女情义给磨灭了。”
她没有说怕姜云瑶怨她这种话,她知道姜云瑶不是这种人,但世事无常,谁知道现在挑中的、看着好好的人将来会闹出什么事儿呢?人心是最难看透的东西,她怕将来的女婿待孩子不好,也怕自己内疚,怕姜云瑶委屈又不敢说。
为人母,大抵都如此。
所以此时此刻,英国公府透露出想要结亲的意思,她也犹豫了一下,最终提出来要让双方见个面。
英国公府同意了。
两边见面也没有太避着人,安氏她们坐在亭子里,姜云瑶和宁怀诚在不远处的一棵树底下,双方都带着丫鬟小子,倒也不用太过避嫌。
私底下一相处,宁怀诚就先说了抱歉:“我该提前知会你一声的。”
姜云瑶没说话。
顾明月撇嘴:“早干嘛去了。”
姜云瑶轻轻喊了一声:“明月!”
没有怪顾明月的意思,她心里也有一点儿这样的想法。
宁怀诚道:“是我的不好,前些时候本来要给你送信商量这事儿的,只是陛下临时将我派出去了。”
戎狄谈判的事情是他对接的,他们走了,宁怀诚也忙了一阵儿,耽误了送信。
姜云瑶这才开口:“那你是怎么想的?”
他们距离离得不算近,远处是安氏和英国公夫人谈笑风生,近处只有风吹松浪的沙沙声响。
宁怀诚弯下腰,拱手行礼:“我是真心想要求娶姑娘。”
他压低了声音,语气又和缓,给人一种认真诚恳的感觉。
连急性子的顾明月都平心静气了,想听听他的话。
宁怀诚道:“我的处境姑娘心里也清楚,不必我多说,这些东西是我想求娶姑娘的一部分原因,没有办法去否认,姑娘也大可以因为这些东西来拒绝我,我们府中也会将这些事情保密。”
姜云瑶道:“只是相看,还没有定亲的意思,就算外头的人知道了也没什么妨碍。”
宁怀诚又问:“姑娘可有心上人?倘若姑娘有心仪之人,某不会强求。”
回应他的是摇头。
他便好像瞬间定下了心一般:“我有。”
他抬头望着姜云瑶:“这话并非我蓄意要哄骗姑娘开心,我对姑娘确实有几分倾心。”
有些心动不需要经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是两个人认识久了、交流久了,彼此便能明白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心动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姜云瑶写给他的信被他压在书桌上的箱子里,公务之余总是拿出来反复回顾,只是看着那些信,他都能想象出来姜云瑶写这些信时会是什么模样。
对一个人倾心,便是什么时候都能想到她。
宁怀诚偶尔陪着老夫人去逛首饰铺子都能想到在卖的那件首饰应该很适合姜云瑶,但他不能买,不能送,只是装作不在意地看上一眼,遗憾自己大约看不到她戴那副首饰的模样。
他知道自己动了心,也知道在这个时候,真心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但他仍旧想告诉姜云瑶,他和母亲提议想娶姜云瑶并非只是考虑了利益关系。
他坦然承认:“我有私心。”
“我想娶姑娘为妻。”
他有些遗憾姜云瑶并没有喜欢自己,但也没有关系。
“姑娘你也不必因为我说的这些话而觉得有负担,动心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只是觉得你有知道的权力。”
利益和真心交集在一起,所以在老夫人和他提起亲事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便是他想试一试,试一试能不能娶到姜云瑶。
“当然,说这些也不过是些空话,其余的一些东西也得和姑娘说清楚,我的母亲年纪大了,早已经不管府中诸事,嫂嫂们都在寡居,平日里很少出门,姑娘嫁进府里以后便能执掌中馈。”
“如今我在皇上跟前当差,也有几分薄面,姑娘出门交际不必担心受旁人的欺负。”
“至于子嗣。”宁怀诚顿了顿,“从父兄走后,家中不论是我还是母亲都已经看淡,必定不会逼迫姑娘,父兄们虽已经过世,哥哥他们却也留下了子嗣,能够继承血脉,我也向你承诺,倘若姑娘愿意,怀诚此生绝不纳妾室通房,也必定不会辜负姑娘。”